照顧經歷親友自殺兒童,我們可以這麼做
Pfeffer CR(1997)等人進行遭遇親友、同儕自殺者孩童身心症狀的研究,發現相較於一般孩童,經歷親友自殺事件的孩童25%有明顯的憂鬱症狀,40%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31%小孩會出現自殺意念。陪伴經歷親友自殺的孩童刻不容緩,且極具重要性。我們還可以為他們多做、多想一些,讓他們在復原之路上獲得妥善的協助,不孤單。
「被剝奪的悲傷」隱藏的禁忌話題
「你不需要為了你爸爸哭,他自己選擇要離開我們的」「你就跟別人說你爸爸去國外工作」親友自殺身亡在家庭裡多數是個禁忌的話題,難以討論也不知道如何照顧彼此的情緒與心理狀態。孩子面對親友自殺的重大失落事件,心裡須面對親人死亡的悲傷、失落情緒;另一方面也需處理對於親友自殺的困惑、憤怒、罪惡感,也可能會有一些殺害或被死者殺害的幻覺(蔡慧貞譯,2018);在內心撕裂衝突之虞,也可能要面對他人對逝者有意/無意於自殺行為評價,這些可能影響孩子無法將心裡的感受好好的說出來、好好地安撫傷痛。
兒童獨特的悲傷四階段
「孩子復原快,不會難過太久」這是面對兒童悲傷常見的迷思。然兒童面對悲傷的程度不亞於成人,其表達的方式也不同。面對自殺議題,多數兒童須透過成人協助其抒發情緒與整理經驗。在協助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兒童面對自殺身亡,獨特的悲傷反應(陳月霞譯,1996):
- 初期面對死亡相較於成人,兒童反應較冷靜,看似無情緒反應,卻是漸進式的情緒浪潮,悲傷時間也較成人久。
- 兒童面對悲傷、痛苦時,非常需要大人協助與陪伴。
- 因發展階段不同,對於死亡的理解也不相同。
- 認同逝者的發展任務與需求,間接影響自己與他人的狀態與特質,而影響兒童的悲傷反應。例如:兒童若出現悲傷,會擔心自己是否也會走上自殺選擇。
- 影響自我認同。
- 悲傷歷程與兒童發展歷程交織,因而難以判定悲傷的開始與結束。例如:受青春期影響等。
正視孩子的悲傷,我們可以這麼做
自殺遺族可能需要經歷10-15年的復原歷程(楊淑智,2001),如何讓兒童能踏上復原之路,練習與悲傷共存,這是身為大人的我們,可以也需要為孩子所預備的。面對孩子,我們可以:
一、接納孩子的情緒
若孩子願意,可以把握與他談談的機會,必須讓孩子知道,他出現的情緒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孩子面對情緒可能難以將抽象的話表達出來,因而家長可透過:情緒牌卡、邀請孩子繪畫(我現在的情緒)等,幫助大人了解孩子現階段的感受。
二、擴充情緒紓解方法
孩子可能會不斷哭泣、失眠、害怕、恐懼,作惡夢、食慾不振、食慾不振與社會退縮等。給予孩子一點時間與空間,讓在生活失序的階段中,讓他們知道,會有這些情緒與行為是正常地,接納孩子的情緒提供更多資源與策略,如「如果你一直睡不好,我們要不要試試看抱娃娃睡覺呢?」。家長回饋孩子觀察到行為的改變,試著一起討論擴充孩子因應挫折與失落的情緒紓解方法。
三、營造安全、溫暖的對話情境
環境空間上可選擇讓孩子感到安心、溫暖與放鬆的情境。例如:使用安撫
物;選擇干擾較少、安靜且讓人放鬆的空間。家長需展現出積極傾聽、接納、不批判的態度,讓孩子能放心、安全的談話,讓孩子知道當他想聊聊時,我們都會在,我們很在意你的感受與想法。
四、誠實的回應孩子的疑問
「媽媽是不是不愛我?她為什麼拋下我走了?」自殺雖然對多數家庭可能是禁忌且難以啟齒的話題,家長仍應抱持回應事實的態度,因孩子可能從周遭大人得知事實,但不一定是正確的資訊,這對孩子可能會造成二次創傷,復原的路也會更加漫長。我們可以說「爸爸昨天死了,但你要知道爸爸非常愛妳,只是爸爸的心生病了,他昨天先離開我們回到天上,你、我都沒有做甚麼事情才導致這件事情的發生,你要記得他非常愛你」。誠實、正面回應「死亡」,給予孩子安全感,非關你我,而是逝世者的選擇。
五、陪伴孩子一起練習道別
面對親友自殺的孩童,上述提及孩童的悲傷反應可能較晚。因而讓孩子知道,我們會陪著他,想談的時候,我們都會在。家屬可透過媒材協助孩子進行表達如:繪本、遊戲或圖卡,協助孩子透過不同的方式道出想念,也可以練習寫一封信給與逝者,將想說的話寫出,一起練習道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