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走過生命的最後/蔡惠芳:我們未曾預想過,孩子此刻必須面對死亡
死亡,代表生命的結束,對許多人來說是撕裂的痛,這個過程帶來很多的眼淚與悲傷。要承擔這份傷痛,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發生在自己年幼的孩子身上,不管是聽到「壞消息」的剎那,還是隨著病況變化,不得不面對與孩子告別的過程,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種煎熬。
什麼叫做「壞消息」呢?三軍總醫院社工師蔡惠芳解釋道,如果是一般的感冒、受傷,醫生通常會做病情的告知,但是當告知「壞消息」的情況發生,表示小朋友可能有生命威脅,像是病情正在變化,或是孩子未來可能會有生命受限的狀況,例如:癌症、罕見疾病等等。
聽到「壞消息」,父母的衝擊,可想而知。這一切不斷挑戰爸爸媽媽對生命的價值觀,有的家長可能認為那麼年幼的生命應該擁有他(她)的人生,不應該現在就面對死亡、離開人世,希望可以繼續延長生命期為目標,也有的家長認為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時間長短,再不捨也不願讓孩子在病痛中受苦,而願意選擇安寧緩和照顧,當病情已屬不可治癒且醫學上證據證明近期內將面臨死亡時,他們接受安寧的理念,不再延長死亡的到來,同樣不縮短生命的期限,讓病童有尊嚴地善終。
蔡惠芳認為,其實對父母來說,這是很大的挑戰與功課,光是要不要告訴孩子病情,家長可能就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家長認為不需要讓孩子知道太多,或是即使理智上明白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病況,卻還沒做好心理準備,遲遲不敢開啟話題,在不斷猶豫與掙扎中,當到了生命最後的時刻,想要好好的道別時,孩子卻往往處在昏迷的狀態,來不及被聽見的道別與道愛,便成了遺憾。
「家長除了面對事實、調適情緒外,還要與孩子溝通,其實是真的很不容易。」因此,在與孩子溝通之前,醫療團隊更需要花時間與家長建立信任關係,搭起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樑,陪伴案家走過生命最後的歷程。
遊戲互動中 與孩子談死亡
當我們做好準備,打算跟孩子開啟對話時,便踏出了溝通的第一步,也就是心境上的調整。家長可能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跟孩子討論,一方面不了解孩子對死亡的概念,再者也擔心孩子聽到病情後的情緒反應。
「2~3歲以下的孩子,其實還沒建構死亡的概念,有的孩子會認為死亡只是不見了。」蔡惠芳表示,孩子能不能理解病情,想不想討論死亡,這都是必須考量的因素,因此我們可以先從了解小朋友的習慣開始,透過孩子認同熟悉的卡通、玩偶,用說故事、遊戲互動的方式,幫助孩子區分重病和一般感冒的不同,試著理解為什麼他會在醫院,以及生命是怎麼一回事。
「你看這個娃娃怎麼了?他哭哭了,因為他聽到了什麼事情很難過,那你有沒有跟他一樣哭哭?」蔡惠芳說,玩偶是與孩子溝通的踏板,在互動中,幫助孩子核對現在的情緒是什麼,為什麼會有擔心、生氣、難過的情緒,為什麼會有特別黏人的表現。「其實在討論的過程面臨很多的不確定性,不確定孩子有沒有聽進去,不確定孩子了解多少,不確定孩子了解的內容是不是大人想傳遞的資訊。」
而這一切的討論,都不會是一次性的話題,我們必須不斷地與孩子解釋同樣的事情,幫助孩子慢慢理解現在的狀況。
手足的情緒反應 也需要被看見
當「生病」這件事成了家庭的重心,每個人的生活都圍繞著它旋轉,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同樣需要被照顧的病童手足。在多年臨床的服務經驗中,蔡惠芳觀察到,當病童的病情進展到重症的時候,父母常常會因要傾全力照顧病童,而必須委請親戚照顧家裡其它的小孩,或者家庭會輪流分工,像是媽媽在醫院陪伴病童,爸爸照顧手足。
因此,蔡惠芳特別提醒家長,可以多留意病童的手足對事件的想法及心情,像是孩子可能會誤解,是不是病童做錯事情才會生病,對於病童消失很久感到焦慮和生氣,有的孩子會有比較、忌妒的心態,為什麼爸爸媽媽的注意力都放在病童身上,認為自己被拋棄了。
當孩子有這些情緒反應,蔡惠芳建議其實可以透過玩偶或繪本故事的方式,讓手足知道生病不是一種懲罰,並不是因為誰做了什麼事情才會發生,有時雖然不知道生病的原因,但是我們可以陪伴病童度過這段時光,像是鼓勵手足分享玩偶故事的內容,用遊戲串聯病童與手足之間的交流。
我們也可以預先告知手足之後與病童見面會發生的狀況,例如:哥哥姐姐可能變瘦了,頭髮剃光了,這些都是因為生病治療的關係。蔡惠芳提到,受防/疫的影響,現在大家都很習慣會用手機視訊的方式探病,事實上視訊也是很好的方式,讓手足參與這個過程,也建構孩子對生病的認知。
陪伴孩子 一起面對死亡
當有一天,死亡輕輕地帶走了孩子的生命…。
蔡惠芳回憶道,曾經有位重症病童,當她去訪視時,看到病童的爸爸媽媽及病童的手足,全家人在浴室裡,一起幫病童洗澡,仔細地幫病童擦拭身體,這一幕讓她為之動容。「照顧的本身就是一份情感的交流,不管是透過擁抱、肢體接觸,或是身體照顧的過程,甚至是臨終更衣,其實都可以讓全家人一起參與,慢慢接受病童必須離開我們的事實。」
有時,我們會擔心太過直接的言語會造成孩子的負荷,而選擇用委婉的方式告訴孩子死亡的事實,例如:他變成小天使了、他只是睡著了等等,但這樣的說法,反而會讓孩子產生錯覺,「那我也想要當小天使,好像可以把死亡想像成是件快樂的事!」、「我會不會睡著後也像病童一樣不會再醒過來,所以我不敢睡覺,我會害怕。」諸如此類,都可能因為對死亡委婉的描述,而忽略孩子可能有不同的理解,造成孩子生活適應不良。其實生活中有許多死亡的概念,像是小動物死掉、大自然中樹葉飄落、花開花謝,都可是很好的例子,讓孩子更了解死亡的意義。
在討論時,我們可以用更精確的詞彙說出「死亡」,與孩子建立安全的討論氛圍,讓孩子知道可以不被限制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即使感到害怕、生氣、忌妒都沒有關係,也記得給孩子一個擁抱,讓他知道大人會一直陪伴在身旁。
死亡,是生命的結束,但不代表關係也跟著結束。每個與我們相遇的生命,都是份禮物,也永遠是家庭中的一份子。這個過程,對每個家庭來說,真的很不容易,但透過真實的陪伴,讓我們能夠在最後的時刻裡,將彼此的愛好好傳達,從而創造出一份安定的力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