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親之後/陳志恆:允許孩子悲傷,才有機會度過悲傷
「失去親人的悲傷,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消失?」死亡是生命中最沉重的失落,當死亡發生在孩子的生活中,孩子又會有什麼樣的情緒與反應呢?長期與青少年工作的諮商心理師陳志恆,在專訪中指出,悲傷是非常個人化的歷程,孩子表現悲傷的方式不同,在情緒上會有恐懼、擔心、陷入沮喪、說不出原因的暴怒、焦躁不安等反應;或是行為上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課業退步、人際退縮等等狀況。
對於國小中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還不是很清楚死亡的含意,對死亡有很多的想像和不安,「會不會爸爸也跟著媽媽過世?」、「我睡著的話,也會死掉嗎?」這其實都是反映孩子對死亡的擔心和沒安全感。
陳志恆提到,曾有一位國小高年級的孩子,在親人過世兩三年後,仍會陷入憂鬱的情緒,突然地想落淚,「我怎麼可以難過這麼久?這樣正不正常?」陳志恆指出,孩子會擔心自己的悲傷反應跟歷程是不正常的,應該要趕快好起來,如果表現太多難過的情緒,會讓家人擔心,認為自己必須照顧另外一個親人的心情,甚至開始責怪自己。
面對悲傷的不只有孩子 大人同樣不知所措
強迫自己振作起來的行為,不只出現在孩子身上,其實很多大人也是如此。陳志恆提到,在我們的文化裡,認為辦完喪禮之後,就要重新振作起來,一切如常,「但是經歷失去親人的傷痛,並不是只有孩子,大人也同樣處在悲傷之中。對於留下來的家長,喪偶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他也會不知所措,也會亂了套。」這是喪親個案中家長的真實寫照。
在個案經驗中,陳志恆其實最常碰到的家長,往往忙得焦頭爛額,連要照顧自己都不容易,但為了要讓生活先安頓下來,不容許自己悲傷,壓抑難過的情緒,也比較缺乏孩子情緒上的陪伴,甚至在潛意識中會希望孩子:不要想太多、已經沒事了。因此當大人看到孩子出現悲傷反應,容易脫口說出:
「我們要正常過日子了。」
「爸爸也很難過啊!你這樣讓我壓力很大。」
「爸爸都已經這麼忙了,你還在哭什麼?要趕快振作起來!」
如果這時孩子出現功課退步、人際問題,或是調皮搗蛋的行為,大人應付不過來,更容易怪罪孩子:「就是因為你這樣,XXX才會被氣到去天國。」
當我們急著想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誤以為假裝失落不存在就是最好的方法,就不會勾起哀傷,生活就能繼續前進,但是卻在無意之中,又再度傷害了彼此破碎的心。(延伸閱讀:大人一樣會悲傷,其實我們可以在孩子面前表達難過)
面對死亡不只有悲傷 練習將情緒說出口
情緒有時像是一個念頭,一種抽象的感覺,當孩子無法辨識情緒的原因,大人可以幫忙把孩子的情緒詞彙說出來。陳志恆指出,這其實就是情緒教育的一環,大人可以用同理性的語言,慢慢試探孩子的感受,例如當孩子出現悲傷反應時,可以詢問孩子:
「你是在想念媽媽嗎?想到媽媽心裡的感覺是什麼呢?」
如果孩子無法明確表達情緒的狀態,大人可以多舉例一些情緒描述的詞彙,像是:「你會覺得很孤單嗎?還是會覺得很難過呢?」有時只要拋出一些例子引導,孩子就能說出更多自己的感受,這才能做到覺察情緒的練習,並能夠往下一步紓解情緒邁進。
允許孩子悲傷 一起找到想念的方法
悲傷不一定要用語言表達,讓悲傷釋放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大人「允許」自己與孩子有不同表現悲傷的方法。陳志恆提醒,當大人願意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坦露內心的情緒,幫助孩子理解這是一個正常的過程,不需要為大人擔心,降低孩子的擔心與不安全感,也更能夠接納自己的情緒。
允許孩子可以哭泣、可以看以前的照片、可以寫信給過世的家人等等,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與逝去的親人產生聯繫。因為死亡是生命的結束,但家人之間的關係會永遠存在。
維持如常的作息 穩定生活的節奏
孩子對於親人過世沒有安全感,或是產生內心的恐慌,很重要的原因來自:生活出現很大的變動,孩子不知道喪親之後,生活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陳志恆建議家長,盡可能讓生活維持如常的作息,建立穩定的生活規律,孩子可以感到有控制感,也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但是家庭中少了一位重要家人,生活一定會發生變化,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以前太太要做的事情,現在先生要做,生活是一定會有變動的,但是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經歷這些改變。」陳志恆進一步表示,家長可以清楚地告訴孩子:「媽媽雖然過世了,爸爸會一直守護你們,但是這一陣子爸爸會比較忙,或是做得沒有媽媽這麼好,你們也要給爸爸一些力量,我們一起度過。」孩子可以更了解現在生活的狀況;另外一方面,家長也不要忘記可以尋求親友的支持資源,幫助自己度過這段適應期。
失去親人的失落,是一段漫長的復原旅程,也許我們會有很多的擔心、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開口談起死亡,但是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面對死亡最好的方法,都是透過一次次的嘗試,找到適合自己如何說再見的方法。然而,因為這段路程如此漫長,更需要大人與孩子共同陪伴,接住彼此的情緒與支持,看見家人的悲傷與復原的希望。
更多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