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協助孩子面對網路交友的挫折
在兒盟2022年「臺灣兒少網路社交行為暨社群恐慌(FoMO)現象調查」中發現,有66%的兒少認為「在網路上交朋友比在現實生活中交朋友容易」,可見對現在的網路原生代兒少而言,使用網路交友已成為一種趨勢,然而當網友已讀不回甚至是消失時,對兒少而言,就像在現實生活中被排擠的情況般,會覺得難過、孤單、被拋棄的感覺。
調查出處》2022「臺灣兒少網路社交行為暨社群恐慌(FoMO)現象調查」
儘管網路交友和傳統現實生活的互動方式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孩子確實從網路中獲得了認同與歸屬感,因此當他們在網路交友受挫時,同樣需要找到自我調適的方式,以下有幾項陪伴建議可以提供給各位家長參考:
一、接住孩子的情緒
(1)同理情緒優先,理性討論放後面
當孩子處於低潮的狀態時,比起急著想要釐清來龍去脈孩子第一時間需要的是不帶任何評價的接納和關心,你可以試著這樣跟孩子說:
「我知道你(孩子)一直試著要跟他聯絡,但他都不回你,你覺得很難過」
「現在不想談沒關係,等你想聊聊時爸爸媽媽都在」
當孩子感受到他的情緒被接納了,而不是責備與訓斥,孩子更能坦率地表達內在的感受。
(2)找到情緒紓解的出口
網路與現實交友遇到了挫折,都會出現情緒,然而負向情緒本身並沒有錯,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察覺後,用健康的方式去因應。很多時候孩子會選擇:
● 隱忍 (時間會修復一切,他明天就會回我訊息了)
● 轉移注意力(我現在不想談,晚點再說),表面上看似是合宜的策略,但氣球充氣過量會爆炸、人的情緒壓抑太久也是如此。
所以建議家長可以帶著孩子正視自身的感受,如果孩子很難過,我們可以告訴他:
「沒關係,我們可以一起想想辦法」
「想哭就哭吧,在我面前不需要強迫自己堅強」
「這些心情和痛苦,爸爸/媽媽都會陪著你一起面對」
讓這些負向情緒能有一個抒發的管道。
(3)拓展生活中更多正向情緒和事件
當孩子在人際議題受挫時,難免會陷入低潮、產生自我懷疑(是不是我不夠好、我很糟?),所以請記得多給孩子一點鼓勵、幫助他看見自己的優點,理解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擅長交朋友,也試著帶孩子轉換心情,外出走走、看電影…,培養其他的興趣,讓生活可以添增更多的快樂感與正向經驗。
二、看見孩子的深層需求,找到其他解方
部分在現實交友受挫的孩子,會選擇從網路著手新的社交圈,是因為網路就好比防護罩,可以選擇放大優點隱藏自己不那麼自信的一面(如外貌)讓自己更容易的交到朋友;而青少年交友背後的目的,從Erikson的發展理論中可發現,青少年階段重要發展任務是形成自我認同,藉由同儕的認可與接納塑造個人價值。
因此我們可以陪伴孩子去學習交友的界線與技巧、練習與他人磨合,像是:溝通時接納不一樣的想法、不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異中求同,找到和他人共同興趣…等;也可以藉由帶著孩子去發掘自己的長處,建立更多自信感,不見得需要透過別人的看法才能展現出自己的價值喔!
同儕關係對於孩子這個階段來說,是塑造自我價值的重要因素,當父母試著多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了解孩子選擇透過網路交友的原因、面對網友不再回應、消失的情形有多麼挫折,孩子也會更願意進一步坦露自己的心情和迷茫,讓家長能夠及時接住、協助孩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