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教材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分享
    • 服務足跡
    • 時事觀察
  • 服務內容
  • 資源百寶箱
    • 悲傷與復原實務指引
    • 多元媒材推薦專區
  • 線上課程
    • 是誰綁架了我的太空船
    • 悲傷復原力主題課程
  • 服務申請
    • 服務諮詢
    • 課程申請
  • 會員登入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分享
    • 服務足跡
    • 時事觀察
  • 服務內容
  • 資源百寶箱
    • 悲傷與復原實務指引
    • 多元媒材推薦專區
  • 線上課程
    • 是誰綁架了我的太空船
    • 悲傷復原力主題課程
  • 服務申請
    • 服務諮詢
    • 課程申請
線上教材
Resource 資源百寶箱
首頁資源百寶箱悲傷與復原實務指引學生遭遇意外過世,老師們該如何調適心情?

學生遭遇意外過世,老師們該如何調適心情?

個人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面對意外的發生、突然的「失去」,我們常感到無能爲力,然而,當遭遇意外的對象是兒少時,這些在學校與兒少密切相處的老師們會有著更沉重的哀痛,面臨這樣的失落與悲傷,老師們可以如何調適心情/自我照顧呢?

「我們才說了明天見!」

「人剛剛還好好的啊,怎麼會這樣?」

當聽到或遇到學生因意外過世時,老師們可能會出現震驚、錯愕、不捨、遺憾與心疼等感受,除了對生命的殞逝感到扼腕、心疼孩子沒來得及享受到美好的未來,伴隨而來的也可能是遺憾地自責情緒。

而心理學者Worden(1995)指出在面臨意外造成的悲傷特性為不真實感、愧疚感、無助感、激動焦慮、未竟事宜等。其中愧疚感是許多教師得知學生過世後,會心裡背負著的壓力。

一般死亡本就容易引起愧疚感,而對於意外死亡所遺留的愧疚感更為深重,當我們開始不當的反覆回想,會讓自己停滯在悔恨懊惱的情緒中。「若是我陪著他就好了」、「要是當時沒有…那就好了」、「為何那時不對他好一點?」、「當初真不該對他說這樣的話…」,這些都是很容易出現的想法,越想會使自責、內疚感越發強烈。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情?以下提供三個方向:

一、聚焦事實:瞭解意外發生的過程,確認是否有自己所需承擔的責任,但不過度歸咎,以發生當下的情況來說有沒有改變的可能,如果很難或沒有,那即代表著在此時此刻我們都盡力了。

二、改變思考:意外發生都不是我們所希望的,但在發生之後,我們可以試著換個角度思考,找出正向的涵義,有助於增加我們對意外事件接受程度以及詮釋,亦有可能促進我們多思考可以做哪些事情來幫忙避免憾事再次發生,例如喚起大眾重視消防設施的重要、加強宣導大客車死角或是促成修法。

三、表達想念: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向逝者表達想念,例如參加告別儀式(葬禮、告別式或是追思會等)、舉行追思行動(寫小卡、製作道別物、紀念活動)、完成彼此的約定(如參加畢旅、運動會),在這個過程中能好好表達出自己的想念,也能好好地說再見。

在我們遇到這些重大的失落事件時,出現悲傷、難過、不捨等情緒都是正常的,允許自己好好地整理情緒、好好地說道別,不用急著抹掉眼淚,因為我們都有自己療癒的時間表。

 

延伸閱讀》

大人一樣會悲傷,其實我們可以在孩子面前表達難過

如何面對親人過世的悲傷?讓想念陪伴我們生活

 

back
飛碟
聯絡我們
電話: (04)2202-5399轉4
傳真: (04)2202-5355
信箱: family@cwlf.org.tw
地址: 404641台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100號15樓之1(B棟)
兒福聯盟官網 再見練習題 Youtube
隱私權宣告 Copyright 2022 © Child Welfare League Foundation, R.O.C. All Reserved.
Power by A-cart網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