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自殺後,大人該如何自我照顧?
明明之前都還好好的,正常上班、回訊息,但怎麼就變這樣了呢? 這也是很多人在得知親友自殺時,會有的反應跟困惑,「如果我當下多做些什麼,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也是很多人在第一時間會有的想法。然而「自殺事件」發生前,可能無法觀察到明顯的跡象,身邊的人也無法做出預防阻止憾事發生,但遺留下來的人,反而需要承受更多心理上的壓力。
「自殺者遺族」是由學者 Edwin Shneidman (1970)提出,指出因自殺死亡事件而遭受痛苦的人,也是自殺事件的受害者,而很多原因會影響一個人的悲傷程度。其中,「預期性失落」和「非預期性失落」是影響一個人悲傷程度的重要關鍵。
當重要的親友因自殺身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震驚跟不敢相信,想像不到為什麼對方會做出這種事。而面對親人自殺所帶來的失落屬於「非預期性失落」,可能產生震驚、無法相信、難以承受、憤怒、恐懼、汙名感,以及困惑等複雜的情緒與反應。(周昕韻,2017)
而這些情緒與反應可能無法立刻被關照到,因為在事情發生後,當事者的親人們多半忙著舉辦葬禮、完成筆錄、勘驗等行政程序、並且整理遺物與處理遺產等,可能暫時無暇哀傷,甚至是沒有發現自己正承接著這些哀傷情緒。
所以通常在後事處理一段落後,遺留下的家人才會開始經歷自己的悲傷歷程,那麼我們可以如何幫忙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復原與自我照顧:
一、跳出時間框架:每個人的特質和因應能力、方式都不同,所以在面對悲傷時所需要的步調與療癒時間都不一樣,也沒有復原的時間表,所以不用逼著自己一定要趕快恢復振作。可以跟自己說,慢慢來、不著急,因為他對我很重要,就算時間久了,想到時會難過,都是正常的。
二、降低罪惡感:有很多人會自責沒來得及搶救到親人的生命,「如果當時…或是我多做一點…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使得自己備受罪惡感的折磨。但其實我們也必須接受「人非萬能」,當明白自己可能本來就沒有能力防止悲劇發生的事實,那麼也能降低在這個事件中所產生的罪惡感。可以試著寫下你曾經幫助過逝者的事,或是陪伴他做過的事(對他好的或讓他覺得開心、舒服的),那麼你會發現其實你已經盡你的能力幫助過了。
三、 創造永恆連結:自殺當事者與家人曾經有過的談話、愛以及回憶是真實存在,而讓生活照片或是遺物等紀念物品存在生活中,也可以是種愛的延續,另外,若是曾經有過共同的夢想或未盡事宜(例如一起環島、去哪間咖啡店、探望某位朋友等),也可以逐步完成,將彼此的關係持續連結,填補自己心中的空洞。
四、尋求資源協助:在華人社會中,對於自殺死亡也常抱持著負向的觀點,所以遺族也鮮少有機會談論親友死亡後對自己的影響,也難以向他人尋求協助。建議可以尋找自殺防治相關單位、專業心理師協助,或是有經歷親人自殺的遺族聊聊,找到能支持自己的團體。或是從閱讀書籍、文章、影片中,認識面對親人過世後的悲傷歷程,更能理解自己的狀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