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教材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分享
    • 服務足跡
    • 時事觀察
  • 服務內容
  • 資源百寶箱
    • 悲傷與復原實務指引
    • 多元媒材推薦專區
  • 線上課程
    • 是誰綁架了我的太空船
    • 悲傷復原力主題課程
  • 服務申請
    • 服務諮詢
    • 課程申請
  • 會員登入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分享
    • 服務足跡
    • 時事觀察
  • 服務內容
  • 資源百寶箱
    • 悲傷與復原實務指引
    • 多元媒材推薦專區
  • 線上課程
    • 是誰綁架了我的太空船
    • 悲傷復原力主題課程
  • 服務申請
    • 服務諮詢
    • 課程申請
線上教材
Resource 資源百寶箱
首頁資源百寶箱悲傷與復原實務指引大考之前/白麗芳:面對孩子考試壓力,家長的陪伴可以從日常做起

大考之前/白麗芳:面對孩子考試壓力,家長的陪伴可以從日常做起

家庭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在求學階段,孩子會面臨大大小小的考試焦慮與挫折,發現自己的學業表現不是每次都能符合自己與他人的期待,會感到失落悲傷,對自己生氣和懷疑。因此,大人適時的引導孩子學習與挫折共處,接納自己的限制,才能幫助孩子看見值得肯定的自己。

「最近模擬考成績退步,讓我覺得自己很糟糕,這段時間的努力好像都沒有用!」

「親戚家的小孩都有很好的成績,我怕自己考不上公立學校,爸媽會覺得丟臉,這讓我壓力好大,常常感到焦慮。」

越是接近升學考試的日子,我們越常收到孩子們的求救訊息,害怕考試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或是擔心放榜學校不符合爸媽的期待。面對考試挫折與學業壓力,孩子無法達成自己與父母的標準,努力去沒有獲得回報,讓孩子產生失落情緒,感到壓力大,容易焦慮不安和失眠。

 

如果要學習陪伴孩子面對考試壓力,家長首先要誠實問自己,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何期待?因為孩子們的擔憂常常是反映出父母的態度,當孩子考試結果不如預期,其中有個最大的壓力源就是父母的反應。很多家長看見孩子拿回來的考試成績單,是深感無力和憤怒,「這樣的成績是能考上什麼好學校?」、「為什麼孩子不能像XXX一樣用功念書?」

 

「家長都會有自己的期待和被社會比較的壓力,但我們還是必須面對現實,孩子的程度就是在那裡,你能不能接受孩子是這樣子的人?」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在專訪中說道。身為兩個孩子的家長,孩子在讀書、準備升學考試的過程中,也是經歷一番波折,尤其是兩個小孩性格與能力不同,對自我要求的標準也不一樣。

 

考前的討論與準備 建立在日常生活中

白麗芳透露,她的女兒在小時候對輸贏的得失心非常重,甚至會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接受挑戰,所以當學校舉辦比賽活動,無論結果如何,只要女兒願意參加,她就會送一個小禮物,鼓勵孩子願意嘗試的心;大考結束後,全家會一起出去聚餐,慰勞備考的辛苦,而不是等成績揭曉才去慶祝,讓孩子學習到比起結果,更應該重視過程,而且不是只有得到好成績才值得被肯定。不過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程度,白麗芳笑著回顧起,在面對兒子時,就得走完全不同的路線,兒子在求學過程中需要更多的陪伴和討論,才能擬定出讀書計畫,「為了避免自己失去耐性,傷害了親子關係,我就找了伴讀,完成每天基本的功課就好。」

 「其實父母只要多睜大眼睛看看,就會發現孩子真正的程度在哪邊,你怎麼可能要求每個孩子都考上第一志願!」她說。有的孩子會對自己期許很高,希望能考上前幾志願的學校或是熱門科系,因為明星學校代表著一定的光環跟能力,我們都會有這樣子的迷思,以為這才能保證未來的成功。

「我的女兒那時候很擔心,如果沒有考上公立學校怎麼辦?好像公立學校就代表一定的門檻跟程度。」白麗芳表示,孩子在考試前常常焦慮,害怕如果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怎麼辦,「我就會跟孩子討論看看,如果真的考上私立學校,會怎麼樣嗎?你看爸爸以前還重考,現在工作也很好呀!」面對孩子的焦慮和擔憂,白麗芳鼓勵家長可以陪伴孩子討論另外一種結果的可能,雖然當下可能很難接受現實,但是把時間拉長來看,用周遭的例子來討論,所謂的考得好或壞,並不一定代表甚麼,每條道路都會有正負面之處,減低得失心,保持樂觀的態度。

 

 

設定學習目標 鼓勵孩子接受自己的不足

了解孩子的程度跟個性,才可以幫助家長與孩子討論下一個目標要訂在哪裡。
 
「在給孩子設定目標時,可以先看看孩子的底線在哪裡,能不能達到比平時努力再更好一點的標準?」在設定目標時,不再以社會大眾認為的好學校為標準,而是看見孩子的期待與限制。接受自己的不足並正面看待,其實不容易,面對自己不擅長的事物,我們常常在挫敗後選擇逃避,放棄努力的可能。白麗芳提到,如果你知道必須準備到120分,甚至150分,才能達到別人100分的標準,那你願不願意比別人更努力去完成,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孩子的成長。在倒數考試的日子,家長可以多關心孩子的狀況,並告訴孩子:「加油!再撐一下就過去了!」成為鼓勵孩子的啦啦隊。

 

 創造家庭時間 度過考前倒數的焦慮

尤其是考試前的倒數,孩子更容易緊張焦慮地念不下書,即使在最後的階段,孩子還是得自己去面對,但這時家人的陪伴,也可以是很重要的支持力量。白麗芳以自身經驗為例,在考試前的最後一個月,她會陪孩子靜坐,就算每天只有短短三分鐘的時間,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安定的力量,透過正念幫助孩子放鬆心情,回到當下,同時也可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排解壓力。
 
 「其實很多的陪伴工作,在日常就應該要先做好準備。」除了依照孩子個性與程度,給予不同方式的支持與陪伴的之外,白麗芳鼓勵家長可以多創造與孩子共同相處的家庭時間,像是固定一起用餐、運動、或是打Switch的時間。如果孩子在青春期階段,並不容易跟家長分享心事,可以多了解跟孩子親近的人,例如:學校老師、親戚、同儕朋友等等,知道孩子發生狀況時,最有可能找誰求助。尤其是孩子出現不一樣的舉動,像是變得喜歡關在房間、不愛回家、行為舉止有重大改變等等,也可能是孩子發出的求救訊號,可以更加留意孩子的狀況。
 

 「讀書是學生應該要做好的本分。」不少大人會如此告誡孩子,學生就應該要好好用功念書,不用做其他事情。但是當生活只剩下讀書,孩子卻發現自己連唯一一件應該要做好的事情,都沒辦法符合自己與父母的期待時,內心的焦慮和失落,是旁人無法體會的。因此,在孩子身旁的大人,是很重要支持與穩定的力量,陪伴孩子面對學習挫折,鼓勵孩子接受自己的不足,並創造與孩子共同相處的時間,讓孩子明白自己並不是孤單奮戰。

 

 

更多相關文章 》

大考之後/白麗芳:生活超越成績之外,孩子的特質無法用成績衡量

我的孩子總愛跟別人比較成績!該如何陪伴孩子調適比不上別人的失落?

孩子升學考試壓力大,家長該怎麼陪伴孩子面對?

比孩子更焦慮考試成績,家長如何轉換心態?

數據看兒少:兒少的課業疲勞程度

 

 

back
飛碟
聯絡我們
電話: (04)2202-5399轉4
傳真: (04)2202-5355
信箱: family@cwlf.org.tw
地址: 404641台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100號15樓之1(B棟)
兒福聯盟官網 再見練習題 Youtube
隱私權宣告 Copyright 2022 © Child Welfare League Foundation, R.O.C. All Reserved.
Power by A-cart網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