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教材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分享
    • 服務足跡
    • 時事觀察
  • 服務內容
  • 資源百寶箱
    • 悲傷與復原實務指引
    • 多元媒材推薦專區
    • 下載專區
  • 線上課程
    • 是誰綁架了我的太空船
    • 悲傷復原力主題課程
  • 服務申請
    • 服務諮詢
    • 課程申請
  • 會員登入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分享
    • 服務足跡
    • 時事觀察
  • 服務內容
  • 資源百寶箱
    • 悲傷與復原實務指引
    • 多元媒材推薦專區
    • 下載專區
  • 線上課程
    • 是誰綁架了我的太空船
    • 悲傷復原力主題課程
  • 服務申請
    • 服務諮詢
    • 課程申請
線上教材
News 最新消息
首頁最新消息兒盟分享經歷親人過世後,孩子行為出現改變該怎麼辦?

經歷親人過世後,孩子行為出現改變該怎麼辦?

兒盟分享/
2022-11-21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當生活突然發生失去親人的重大事件,大人可能會擔心失落事件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對孩子出現不敢與人互動、退縮等行為,感到心急與焦慮。
「我先生還在的時候,伊雖然較為內向,但是看到人也會叫一下…」

「現在…當外人進到家裡來時,伊…好像逃跑一樣躲進房間,不然就是連看都不看一眼。」

 

陳太太的先生半年前因為車禍過世,留下一個6歲的兒子。自從先生車禍過世後,陳太太發現孩子的話變得很少,原本活潑愛與爸媽聊天的孩子變了,變得相當乖巧聽話、不喜歡說話、也不太愛理人。平時在家,總是自己一個人獨自玩玩具或是靜靜地若有所思的樣子,也很少看到他笑。陳太太擔心時間一久,孩子會不會變成自閉兒,以後要上小學怎麼跟其他小朋友相處?

 

孩子面對父母親過世時,會因為說話表達能力發展還未成熟,沒有辦法用言語表達他們悲傷、失落情緒感受,因此常常會透過行為反應,來回應自己的哀傷情緒。可能出現的身心反應,像是:

1.否認:佯裝若無其事或表示懷疑、不信任。

2.反向作用:不會悲傷,反而對死者生氣、憤怒、有敵意,認為自己被遺棄而感到失望。

3.轉移:將氣憤投射到他人身上,怪他人沒有預防事件的發生,或是將注意力放在其他事物上,刻意只關心別的事情。

4.心因性的生理反應:覺得喉頭緊縮、呼吸困難、沒有食慾、疲倦、不能做功課、無法入睡、常做惡夢等...詳閱全文

back
飛碟
聯絡我們
電話: (04)2202-5399轉4
傳真: (04)2202-5355
信箱: family@cwlf.org.tw
地址: 404641台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100號15樓之1(B棟)
兒福聯盟官網 再見練習題 Youtube
隱私權宣告 Copyright 2022 © Child Welfare League Foundation, R.O.C. All Reserved.
Power by A-cart網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