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勇』抱你!家長如何陪伴憂鬱情緒的孩子?
孩子內心的小劇場有時可能伴隨著各種憂鬱情緒,像是悶悶不樂、沮喪或想哭的狀況,其實青少年憂鬱在台灣並非是個罕見的現象,在兒福聯盟(2023)心理健康調查中顯示,超過半數的青少年(64.7%)表示目前生活中有遇到困擾及壓力,前三名分別為學校課業、未來前途及人際交友。此外,在社工服務經驗中也發現,對於處在同儕認同發展階段的青少年而言,人際議題的衝擊程度高且容易造成負面的身心影響,倘若人際磨擦未能妥善處理,更可能衍伸出激烈衝突或霸凌情事。
當孩子在面對上述的壓力情境時,更有一半的孩子認為自己有憂鬱的情形,其中度憂鬱情形以上的就高達41%,當孩子出現憂鬱的狀態時,可能會出現於不同於以往的狀態,這些徵兆其實都在提醒家長孩子正被如同沙塵暴般的憂鬱侵襲、囚禁著。
然而青少年遇到困擾時會選擇和父母講的不超過半數(40.6%),和老師談的比例也只有10.5%,其中還有17%的孩子表示不會跟任何人談,這也著實讓人擔心在歷經情緒風暴過程中,孩子是否能夠找到適切的資源來協助自己…
看著孩子陷入憂鬱漩渦裡,不少家長都曾有過想靠近關心,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協助的經驗,各位家長們別害怕!兒福聯盟願意成為大家的後盾,長期關注青少年憂鬱議題的YOUTH+少年據點也提出了陪伴青少年共同走過憂鬱風暴的『BRAVE TALK陪伴傾聽5步驟』-
1.立即陪伴(Be Present)
我們可以透過日常生活中陪伴孩子的過程,去觀察孩子近期是否有因憂鬱情緒,而出現不同於以往的想法或異狀(生活作息/飲食習慣改變、各類型的身心不適狀態、課業表現/出缺席變化、人際互動衝突/疏離、專注力/活動力下降、自我價值感低落…等情形),並透過即時的關心與陪伴來開啟親子間的對話。
2.安心溝通(Right Setting)
在和孩子進行深度對話前,可以營造一個舒適且具有隱私的環境,家長同步運用尊重及開放的態度來聆聽孩子的內心,讓孩子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安心自在地表達內心深處的感受及想法。
3.多方提問(Ask Question)
面對孩子表達出遭遇到的困難及壓力,家長可以暫且將心中的想法及對孩子的建議放下,針對孩子沒有表達清楚的部分展現更多的好奇及詢問,不僅可以幫助家長完整了解來龍去脈,更可協助孩子思考及覺察自己面對事件所引發的情緒、認知及行為。
→「我發現你這陣子很常悶悶不樂的,晚餐也都沒什麼食慾,你願意分享看看,最近有發生什麼事情嗎?」
4.感同身受(Validate Feelings)
充分理解孩子的經歷之後,家長可以開始透過簡單的語句來重述孩子剛剛所表達的內容,並適當地展現同理心,透過家長的回應來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關心、支持及理解。
→「原來是班上同學常常亂罵人,你自己也被影響到,難怪你最近都覺得上學很有壓力,因為如果是我遇到了,我也會覺得莫名其妙和委屈。」
5.專業協助(Encourage Action)
如果發現孩子長期受到憂鬱情緒壟罩,除了家長的陪伴以外,也可以鼓勵孩子運用兒盟YOUTH+少年據點的服務,或撥打少年專線0800-001769、加入少年+的line官方帳號(@youthplus_cwlf),與值線人員或社工分享自己的心事。如果憂鬱情緒已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了,則可至附近醫院的兒少身心科門診就醫並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行為表現常用高情緒張力及抗拒態度表達他們的想法,也容易和家長們產生諸多磨擦和衝突,或許他們已不再像兒童時期那般稚嫩、可愛,常常讓家長們在親子互動上碰了一鼻子灰,但這也象徵了孩子正在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獨當一面的大人,讓我們一起學習勇敢擁抱青少年的身與心,陪伴孩子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再憂鬱、並找到自己的亮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