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學校不如預期,如何協助孩子面對挫折與期待結果的落差
青少年時期正處於「自我認同」的階段,會透過別人的看法、評價來映照出自己的樣貌。此時的他們除了渴望被同儕團體接納和尋求歸屬感,與父母的關係也容易因為課業方面的壓力與期待,造成親子之間的衝突,尤其是台灣社會中「唯有讀書高」的文化,讓孩子在成長歷程中經常被「學業成就」定義出個人價值,當考試成績或課業不如預期時,也容易被貼上「失敗者」的標籤,找不到自我價值感。
在課業壓力方面,又以大型的升學考試(例如:會考、學測和分科測驗等)結果,更容易讓孩子陷入低潮和挫敗,在我們的文化中,升學考試的結果彷彿就決定了這個人的成就有多高,所以當學校的放榜結果出來,而孩子沒有考上心儀的學校時,不僅是努力卻沒得到對應的結果,自己的未來好像也被否定了,同時還可能因為沒有達到爸媽的期待,而覺得「我讓爸媽失望了」、「我讓爸媽很丟臉」。
當孩子大考失利時,我們要看見的是成績背後,孩子在期待和結果之間產生的落差,以及那伴隨而來的身心壓力,會不會超過孩子的負載。以下整理了幾個方法,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去調適和因應考試失利的挫折
一、接納孩子的成績與情緒反應
家長要知道,成績的高度不完全代表未來人生的高度,所以切勿否定孩子的努力和成果,當考試結果不如預期時,孩子其實也會對自己很生氣和失望,如果這時又接收到家長給予的負面評價或非理性話語時,不但無法激勵孩子,還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我們可以多關心孩子「還好嗎?妳心情看起來有點差耶」,而不是去質問孩子「為什麼考差、妳是不是又粗心了」,多給孩子一點包容和安慰,降低孩子的負面情緒和狀態。
二、帶孩子做些喜歡的事,放鬆心情和紓解壓力
放榜後的結果出來後,距離入學還有一段時間,鼓勵家長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讓他去做些喜歡的事、因為考試而放棄的興趣愛好等,一方面讓孩子先遠離讓他心情不好的因素(如:放榜結果、考試成績),轉移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讓孩子舒緩備考期間的壓力和緊繃的身心,同時亦能建立與孩子的正向互動。
三、看見孩子的進步,陪孩子看見學業成績以外的才能
當孩子覺得自己考很爛、某某考科或重點應該考好但卻發揮失常時,家長先不要跟著附和、也不要拿孩子跟其他人比較,而是可以帶孩子多看見已經進步和做得好的地方,找回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如果要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再來分析這次丟分的原因,成為下次的經驗和養分;同樣的,不見得每個孩子都是學科考試的王者,所以除了學業成績之外,也能多帶孩子挖掘他在其他領域的才能,像是:口語表達、繪畫藝術、音樂…等,看見孩子在學科之外的天賦,找到他未來更適合的出路。
四、讓孩子知道考不好,也不會失去父母對自己的愛
有時孩子對放榜結果的過不去,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害怕父母對自己失望,這或許是平時家長對孩子成績的要求,以及每當孩子考差時,家長的回應方式所導致,因此要留意別讓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愛,要用好成績才能作為交換。
à家長也可以透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心和愛
例如:觀察到孩子行為或狀態出現異狀時,找孩子聊聊,如果不太習慣過於親密和直接的對談,也可以寫張小紙條或卡片給孩子;適時給孩子一個擁抱、讚美;主動邀孩子一起出門,或定期抽出時間跟孩子共同進行活動。
更多相關文章 》
孩子總愛跟別人比較成績!該如何陪伴孩子調適比不上別人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