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教材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分享
    • 服務足跡
    • 時事觀察
  • 服務內容
  • 資源百寶箱
    • 悲傷與復原實務指引
    • 多元媒材推薦專區
  • 線上課程
    • 是誰綁架了我的太空船
    • 悲傷復原力主題課程
  • 服務申請
    • 服務諮詢
    • 課程申請
  • 會員登入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再見練習題,悲傷與復原的生命教育課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分享
    • 服務足跡
    • 時事觀察
  • 服務內容
  • 資源百寶箱
    • 悲傷與復原實務指引
    • 多元媒材推薦專區
  • 線上課程
    • 是誰綁架了我的太空船
    • 悲傷復原力主題課程
  • 服務申請
    • 服務諮詢
    • 課程申請
線上教材
News 最新消息
首頁最新消息兒盟分享如何陪伴創傷性喪親的兒少

如何陪伴創傷性喪親的兒少

兒盟分享/
2024-07-08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失去親人是人類經歷中最具挑戰性的事件之一,對於兒童和青少年的影響尤其深遠。當他們經歷創傷性喪親時,情感、心理和行為上的反應可能會更加複雜和強烈。作為父母、老師、助人者或陪伴者,我們如何支持和陪伴他們渡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理解創傷性喪親對兒少的影響

創傷性喪親不同於一般的喪親經歷,其特殊性在於死亡的突然性和暴力性,這使得兒少難以預料和接受。根據心理學家喬治·波納諾(George A. Bonanno)的研究,創傷性喪親可能導致兒少出現複雜的悲傷反應,包括持續的悲傷、強烈的情感波動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失去所造成的悲傷,長期下來會造成兒少在行為、情感、生理上有所改變:

1.行為影響

創傷性喪親的兒少常常會在行為上表現出顯著的變化。他們可能會出現退化行為,如重回吸吮手指或夜尿的行為,或表現出對學校、朋友和活動的失去興趣;在學校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下滑等問題。有時,他們也可能會出現攻擊性行為或過度依賴成人。此外,兒少可能會表現出自我保護的過度警覺,如對陌生環境感到極度不安,或對聲音和動作過度敏感。

2.情感影響

情感上,創傷性喪親的兒少會經歷一系列強烈的情感波動,包括深深的悲傷、憤怒、內疚和恐懼。他們可能會感到自己應對親人的死亡負有責任,或者對無法改變的事實感到無力和絕望 。這些情感反應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並且在某些情境下會被再次觸發,例如看到與親人相關的物品或場景。

3.心理影響

心理層面上,創傷性喪親的兒少可能會發展出持久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特徵包括重複的創傷回憶、噩夢和過度警覺。這些反應會嚴重影響兒少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使他們難以正常參與學習和社交活動 。

 

▲身為陪伴者,我們如何以創傷知情的視角提供幫助

1.建立安全和支持的環境

-確保兒少的日常生活儘量保持穩定,包括固定的作息時間和規律的活動。在突如其來的創傷事件發生後,固定和規律有助於減少他們的不安和恐懼,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

-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讓兒少能夠自由表達情感和想法。這可以是家中的一個安靜的角落、兒少喜歡的地方,或學校中的輔導室、遊戲室。也可以透過一些媒材(柔軟的布,或是巧拼)讓兒少建立屬於自己的安全基地。

2.提供情感支持

-鼓勵兒少談論他們的感受,無論是悲傷、憤怒還是混亂。也可以透過遊戲治療或藝術治療的方式讓孩子表達情緒,練習哀悼。這個過程中,陪伴者只需耐心傾聽與陪伴,而非急於提供答案或解決方案。讓情緒有出口,自然流動。

3.建立支持網絡

-專業人員不只關注兒少,也要關注他們的照顧者,讓兒少及大人們知道關於創傷性喪親的常見反應,讓他們了解這些反應是正常的,可以幫助照顧者減輕焦慮和自責。照顧者照顧好自身,也能與孩子偕同調節。

-負責的社工或其他專業助人者也需要知會學校孩子的情況,與老師和學校輔導系統合作,讓學校也成為支持系統的一部份。

 

參考文獻:

1. Bonanno, G. A. (2004). Loss, Trauma, and Human Resilience: Have We Undere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9(1), 20-28.

2. Cohen, J. A., Mannarino, A. P., & Deblinger, E. (2006). Treating Trauma and Traumatic Grief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Guilford Press.

back
飛碟
聯絡我們
電話: (04)2202-5399轉4
傳真: (04)2202-5355
信箱: family@cwlf.org.tw
地址: 404641台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100號15樓之1(B棟)
兒福聯盟官網 再見練習題 Youtube
隱私權宣告 Copyright 2022 © Child Welfare League Foundation, R.O.C. All Reserved.
Power by A-cart網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