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明軒:悲傷不一定只有哭!喪親之後,孩子會經歷的悲傷階段
知名youtuber鍾明軒日前在理科太太的訪談節目中,講述在10年前面對失去母親的經歷,當時的鍾明軒年僅12歲,第一次面對親人離世的他,沒有人告訴他要如何表達情緒以及訴說自己的狀態。
在舉辦葬禮期間,他沒有任何的情緒反應,沒有哭泣、沒有哀傷,只是靜靜著摺著紙蓮花,對比前來致意哭得唏哩嘩啦的親戚們,形成強烈的差異,身旁大人瞧見他平淡的模樣,甚至反問他「你媽媽生前對你這麼好、那麼疼你,她過世了你卻不哭連話都不講,就好像家裡沒人過世一樣」,他沒有回應,只是靜靜地聽著。
直到媽媽的遺體從殯儀館運送回家,法師掀起覆蓋在媽媽身上面罩後,望著媽媽的面容,他的情緒總算潰堤,淚水就如湧泉般無法停止,一旁的親戚看到情緒崩潰的他,欣慰的告訴他「明軒哭了,終於長大了」,事過10年,鍾明軒回憶起這一切,他認為難過不一定只能用哭來表達,因為悲傷是個複雜的過程。
如同鍾明軒所述,悲傷是個複雜的過程,庫伯勒.羅斯的「悲傷五個階段」,完整的說明在面臨親人離世時或災難時,可能會經歷的五個階段的情緒轉折:
- 否認:即是在接收到消息時感到震驚衝擊,抗拒接受負面事件的發生,在這個階段常見的情緒反應為「冷漠」、「恍神」。因此許多孩子在葬禮上,面無表情不顯悲傷,好似局外人般,麻木外表下,其實正在壓抑接受事實的自己。
- 憤怒:面對失去親人這個無法改變的事實,捨不得、難過、懷疑以及無法說出口的悲傷感受交雜而成時,「憤怒」經常是表達痛苦的直覺性反應,當褪去憤怒的偽裝,抽絲剝繭而出的便是處處的失落感受。
- 討價還價:在此階段想法會有所調整,並嘗試透過某些行為的努力,希望爭取改變事件或延遲發生,而在討價還價的行為裡,通常源自於愧疚感的產生,孩子可能就會出現「如果我乖乖當初能聽話,○○就不會離開我了」的想法,並可能會自身的行為有所責怪。
- 沮喪:意識到事件的真實性,認知即使再努力也無法讓事件有轉圜,此時悲傷的情緒猶如海嘯般席捲而來,不論身在何處,縱使在喧囂的人群裡,它仍然可以無預警的攀上心頭,如巨浪侵蝕岩柱般淘空內心的平靜,在此階段哭泣和憂鬱,可能成為孩子最勤奮的情緒發言者。
- 接受:學習接受事件的發生,不再以哀傷沮喪的狀態去詮釋事件,而是去體悟事件發生帶來的變化,在此階段孩子的情緒變得和緩平靜,也讓自己帶著想念展開新的生活,好好的與過去道別。
悲傷反應沒有標準流程,有的孩子接收到負面消息時,能在短時間內調適;有的孩子則像是走入一座巨大的悲傷迷宮中,時而進時而退,在悲傷階段裡來回游移。重要的是如果身邊的大人能夠了解不同的孩子面對事件的調適能力以及情緒表達皆具差異,只要堅信每個情緒的嶄露都是調適的過程,珍貴且獨一無二,這樣一來,不論孩子用何種情緒去反應他的悲傷,我們都能給予最大的彈性,因為我們知道悲傷反應是屬於個人的歷程,從來不是場比賽,因此也無需去比拚誰的難過更多。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