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刻到永恆:一場身後事的探索之旅,重新叩問生命的意義
眼見大眾對死亡和屍體如此恐懼,阻礙了我們應對及悼亡的能力,《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凱特琳.道堤決定遊歷世界,探索其他文化如何面對死亡、怎麼思考生命。
書名:從此刻到永恆:一場身後事的探索之旅,重新叩問生命的意義
作者: Caitlin Doughty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8.01
(封面圖片引自博客來)
內容摘要:
為什麼遇到死亡,我們就渾身不自在?為什麼我們會以重重的偽裝,讓自己遠離死亡的現實?
或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生命的意義,所以對死亡避之唯恐不及。
她將我們心中與死亡有關的恐懼、難堪、哀痛,統統拖出來,拿到有消毒作用的陽光底下曝曬,
她將我們心中與死亡有關的恐懼、難堪、哀痛,統統拖出來,拿到有消毒作用的陽光底下曝曬,
透過許多與眾不同的文化儀式,讓我們知道:
唯有正視生命、了解面對死亡的不同方法,我們才能理解死亡並非句點,而是另一種存在的開始。
唯有正視生命、了解面對死亡的不同方法,我們才能理解死亡並非句點,而是另一種存在的開始。
而從理解的此刻,你將逐步體會生命的永恆。
★兒盟推薦★
生命與死亡的一線之隔,往往在無預警間進行切換。
對死亡的恐懼和陌生,讓我們在處理親人的後事時,直覺的以「習俗」、「傳統」和「慣例」去操持辦理。當一有人持反對意見時,就會被視以異類和駁回,而在我們還有能力去討論和規劃自己的後事時,卻也往往放棄了這個機會。
作者在書中分享,醫院人員對於女兒想在媽媽剛過世時,帶其返家換衣的事情感到懷疑、也想拒絕,但當作者看到女兒打理好媽媽的遺體時,那滿足的神情,她明白了,以前是媽媽照顧女兒,現在是女兒照顧媽媽。
這是一個愛的循環,也是作者說的「參與死亡的過程中,感受生命的永恆」。
當我們越能接納自己正視死亡,也就能找到死亡之於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