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服務】沒有唯一的選擇
「校園」是除了家庭之外,大部分孩子到出社會前會待最久的地方,而在漫長的求學歲月中,除了陪伴孩子面對課業,還有甚麼可以幫助他們的呢?
情緒困擾其實是影響青少年身心發展很重要的因素,在悲傷與復原課和孩子們談起失落,其實會發現最讓孩子難受的往往不是課業,更多孩子提到的是各種情感連結上的失落,讓人驚訝的是本該處在無憂無慮年紀的孩子們,小小的身軀裡也和大人一樣躲著各種心情,因此在孩子的求學階段,不要忘記情緒教育也是堂相當重要的課外課唷!
哭一哭後就真的可以雨過天晴了?
從孩子們回應近期遇到的失落事件,像是親人離世、長輩生病住院、父母經常出差、同學即將轉學,甚至是自己最喜歡的寵物或玩具遺失了,但許多大人往往會用成年人的視角檢視並說出:「這又沒甚麼,幹嘛往心裡去?」或「不要想太多了!」,然而無論事件的嚴重程度,失落事件及伴隨而來的情緒就像空氣一樣伴隨在你我身邊,面對這些情緒孩子們最常使用的方式是運用與生俱來的本能-恣意地哭泣和喧鬧。但想想當孩子還小時,家庭、學校或社會可默許孩子用這樣來處理情緒,然而孩子有天會長大,逐漸長成青少年了是否還適用呢?
腦中突然浮現近幾年越來越常看到青少年自殺的資訊出現在各大媒體上,也在自己過往的工作中認識一群有著嚴重情緒困擾,甚至反覆自傷的少年們,心疼著他們雖然想努力地改變自己,但往往因無法好好控制情緒而衍伸許多人際困擾及偏差行為,在社會中被貼上「不能吃苦」、「爛草莓」或「謀擋頭」等標籤,最終為了抽離情緒所帶來的痛苦而選擇自我傷害的方式…
靠自己也別忘了絕不是一個人前行
「真的都沒辦法處理時,我會去主動去找家人或朋友紓壓。」
「先告訴別人自己心情不好,去外面走走來讓心情變好。」
在國小宣講時看到學生奮力地揮舞手臂分享該怎麼去因應難以處理情緒,當下除了感受到滿滿的學習熱忱,也提醒了在這個追求獨立自主的社會氛圍下,千萬不要逞強!願意主動尋求協助也很棒!無論什麼年紀,從現在開始培養記錄及更新自己專屬資源通訊錄的習慣,即便遇上大風大浪也沒有人注定要成為孤立無援的荒島。尾聲時在一旁遙望著孩子們踴躍舉手、爭取發言的畫面,內心油然而生一股希望感,真心希望所有孩子在生涯道路上都能持續練習和情緒當好朋友,也可以不忘在無助時及時找到身邊的資源,不讓自己失去向外求援的能力,也不讓生命最終變成單選題。